首页 资讯 正文

洛阳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启幕,青春力量让千年技艺“潮” 起来

体育正文 244 0

洛阳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启幕,青春力量让千年技艺“潮” 起来

洛阳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启幕,青春力量让千年技艺“潮” 起来

融入潮流元素的三彩马作品(zuòpǐn)

  非物质文化(wénhuà)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(de)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(zhōnghuáwénmíng)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我市紧紧围绕“遗产丰富、氛围浓厚、特色鲜明、民众受益”的总体目标,坚持“保护优先、整体保护、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理念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光彩(guāngcǎi)。

  跨界融合(rónghé) 非遗焕发新活力

  仲夏时节,重渡沟景区(jǐngqū)游人如织。漫步景区,可谓“一步一非遗”,非遗展演广场上,全天候上演(shàngyǎn)狮王争霸、抖空竹、水流星等非遗表演,以非遗为主题的民宿吸引(xīyǐn)不少游客(yóukè)入住。“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渐成趋势,重渡沟积极挖掘和引入非遗资源(zīyuán),打造非遗旅游新业态。”该景区相关负责人说,这些新业态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,也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前来休闲(xiūxián)度假。

  跨界融合,非遗焕新。我市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(fāzhǎn),探索“非遗+”发展新路径,为非遗插上(shàng)创造性转化和(hé)创新性发展的“金翅膀”。

  漫步洛邑古城景区,青砖黛瓦、小桥流水,不少游客来这里赴一场“汉服之(zhī)约(zhīyuē)”。拍照打卡(dǎkǎ)之余,游客们还在这里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。

  雕叶为画的左丘叶雕、笛箫漆艺坊的传统民俗乐器体验……如今(rújīn),洛邑古城已进驻2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,丰富多彩(fēngfùduōcǎi)的非遗活态展示,让游客沉浸式(shì)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。

  在景区(jǐngqū)里看非遗表演、品非遗美食;在研学旅行中体验非遗课程、制作文创手工艺品……如今的洛阳,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不但催生出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,也(yě)激活了(le)更多具有特色的非遗资源(zīyuán)。

  璀璨(cuǐcàn)非遗 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

  洛阳文脉源远流长(yuányuǎnliúcháng),非(fēi)遗项(xiàng)目丰富多彩,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9项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0项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00余项,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成为(chéngwéi)传播河洛文化的“金名片”。

  非遗(yí)的繁荣发展,离不开精准的保护(bǎohù)和传承。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,采取抢救性保护、整体性(zhěngtǐxìng)保护、数字化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,逐步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新格局。

  近年,我市出台《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》,对优秀的、传承困难的、濒危的非遗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项目给予补贴。同时(tóngshí),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传统技艺抢救工程、数字化信息采集计划等(děng)保护措施,留下(liúxià)宝贵的资料,为后续宣传推广奠定了基础。

  非(fēi)遗传承,关键在人。我市通过建立四级(sìjí)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,制订传承人培训计划,加强(jiāqiáng)非遗人才队伍建设。如今在洛阳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(niánqīngrén)苦学技艺,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用双手和智慧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。

  传承弘扬非(fēi)物质文化遗产,离不开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(zuòyòng)。我市加大非遗展示馆、传习所建设力度,并依托图书馆、博物馆、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开办非遗公益课堂,着力营造“非遗人人(rénrén)参与,发展(fāzhǎn)与民共享”的文化氛围。

  守正创新 让非遗之美(yízhīměi)融入百姓生活

  近日,文化(wénhuà)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全国“非遗工坊(yígōngfāng)典型案例”名单,我市高家三彩非遗工坊的“唐三彩烧制(shāozhì):流釉淌出的多彩乡村路”案例入选。

  高家三彩非(sāncǎifēi)遗工坊位于(wèiyú)孟津区,依托国家级非遗(fēiyí)代表性项目“唐三彩烧制技艺”设立,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定期举行唐三彩技艺专业培训,对周边群众进行培训辅导,在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,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等(děng)产业的发展。

  非遗(fēiyí)的保护传承,重在(zhòngzài)融入现代生活、展现当代价值。近年来,我市(wǒshì)不断创新非遗资源保护传承方式,积极推动“非遗进民宿”“非遗进校园”,带动更多人接触非遗、了解非遗,让非遗之美(yízhīměi)融入百姓生活。

 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表示,我市将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力度(lìdù),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等融合发展,推进非遗进(yíjìn)景区、进民宿、进校园、进社区等,丰富非遗活化利用业态,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(chuàngxīnxìng)发展,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,焕发时代活力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(jìzhě) 戚帅华)

洛阳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启幕,青春力量让千年技艺“潮” 起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